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一二二章 工匠的传承

有接触过这些,不了解也是正常,算不上什么问题。”

黄承彦又跟斐潜讲解起工匠的传承的事情来,斐潜这才算是清楚了汉代工匠的一些潜在的规矩。

汉代工匠从一个学徒到一个出师的工匠,基本上都要经过十几年的时间,师傅一般情况下在一开始是不会传授什么东西,学徒做都是一些基础粗活,当师傅觉得基本功扎实了,才会看情况传授一些技术,而这些技术一般情况下也不是一股脑的全部传授出去,毕竟这也是师傅自己一家人的生计的来源……

但是斐潜有一个事情不是很明白,便说道:“黄公,若是这样来说,若是……这个尚未完全传授就遇到什么万一……”

黄承彦点了点头,明白斐潜所说的是什么意思,便说道:“天灾*,在所难免。因此黄家的惯例是除了要传授给自己的徒弟之外,还需教给自己的房内之人,若有万一,则由房内之人将所记技术传授给大弟子,而大弟子则需承担赡养之责;若是夫妇双双遭遇不幸的,其弟子可以凭借黄家工匠的腰牌,寻找到其他同等级工匠进行学习……但就算如此,也有不幸断了传承的……”

这就是工匠的无奈了。

也不仅是工匠,许多其他行当也是如此,别看现在黄家工匠指挥起现场头头是道,丝毫不差,但是那是建立在多年自然而然形成的经验之上,都形成了一种本能的反应,人员怎样调派,工序消耗时间材料多少,都在脑子里面装着,所以不用斐潜指挥就可以自发的调整到最佳状态。

但是若是换一个人,又或是不是黄家这一群已经相互之间非常熟悉的工匠,那么合作起来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。

斐潜又问道:“既然如此,为何不记录一个章法用以流传呢?”

黄承彦摇了摇头,叹息道:“谈何容易,若是你让其做个实物,这在场工匠之中,任选一人都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,但是要让其写下来就难啊……况且落于文字,限于篇幅也较难以描述清晰……”

这一点斐潜也是觉得同意,点头说道:“黄公说的也是,潜之前读过胡非子的一段残章,也是隐晦难懂,多有不明……”

黄承彦听到“胡非子”三个字,惊奇的抓住了斐潜,连连问道:“胡非子?!子渊方才说的可是胡非子?残章所在何处?可否借吾一观?”

旋即黄承彦发现自己有些失态,便放开了手,有些不好意思,但又是十分的不舍的说道:“……若是,若是不便,也就罢了……”

毕竟汉代书籍无价,又是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