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46章 专业分析

了,尸体腐烂的味道,不止一次闻到。

牧民带着民警和林业局的同志沿着水渠走,指着眼前水渠中已经腐烂的尸体,“黄羊尸体就在这里!”

林业局的老段走近看了看尸体上覆盖的皮毛和头骨羚角,确定道,“的确是中华对角羚,本来数量就很稀少,一下子就死了三只,太可惜了!”

老段回头给自己的同事挥了挥手,“去做个记录报告,调查一下死因!”

刘伟跟了上去。

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观察了一遍,给出的结论是摔死的。

刘伟站在水渠边上插了一句嘴,“不是摔死的,是淹死的!”

几位工作人员看向刘伟,第一个问题想问的是你是谁?

“哦?”老段正和老柳聊天,听到刘伟的观点,走上去问道,“小伙子,你是怎么确定的?”

刘伟下到了水渠之中,翻开一只黄羊腐烂的皮毛,分析道:“很简单,虽然尸体已经开始腐烂,但是你看这只黄羊,它的肺部有明显的积水。”

“这里本来就是水渠,尸体长时间泡在里面肯定会产生浮肿!”其中一位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反驳道。

刘伟笑道:“注意,我说的是它的肺部积水,死去的虽然是三只幼羚,但以黄羊的跳跃能力,你们觉得一米深的水渠能够摔死它吗?

尸体周围的黑色淤泥很粘稠,而最近半个月的天气都是晴天,草原上白天的温度还算暖和,我推测水渠应该是最近两天放的水,所以才露出了黄羊的尸体。

结果很明显了,当时的场景应该是有黄羊群要越过水渠,但是三只幼羚没有成功越过掉进了水渠中,正好水渠处于蓄水的阶段,所以很快被水淹死。

一只成年中华对角羚的肩高在50CM左右,加上它的头部也不过一米左右,如果水渠当时处于蓄水状态,就算是成年中华对角羚掉进去也有可能被淹死,更别提三只幼羚了!”

正在做记录的林业局工作者直勾勾的看着刘伟。

“有道理,年轻人,听你的分析,你对黄羊很了解啊!你是草原上的居民吗?”老段问道。

刘伟爬上水渠,自我介绍道:“领导你好,我叫刘伟,是一位野生动物研究学者,我现在正在从事一场野生动物科普的直播节目,呼吁社会保护野生动物,国内我已经走的差不多了,内蒙古和东北是我此行的最后一站,昨晚正巧路过这里,休息了一晚上。

今天早上起来听到牧民和警察同志聊黄羊,所以就跟着过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