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五十二

只有协饷之责,库银只需户部查点验收,不用解送到京,全由督抚支配。我到户部几个月,还没来得及过问此事。”

陈廷敬道:“大量库银全由地方支配,如果监督不力,必生贪污!”

徐干学含含煳煳道:“有可能,有可能。”

王继文同幕僚阚祯兆、杨文启在二堂议事。杨文启说:“抚台大人,免征铜税是陈廷敬的主意,修造大观楼陈廷敬也不同意。陈廷敬真是个书呆子!”

阚祯兆却道:“抚台大人,我以为皇上准了陈大人的奏请,不征铜税,自有道理。铜税重了,百姓不肯开采,朝廷就没有铜铸钱啊。”

杨文启说:“可是没了铜税,巡抚衙门哪里弄银子去?还想修什么大观楼!”

阚祯兆道:“抚台大人,大观楼不修也罢。”

王继文听任两位幕僚争了半日,才道:“阚公,您可是我的幕宾,屁股别坐歪了呀!”

阚祯兆道:“抚台大人花钱雇我,我理应听命于您。但我做事亦有分寸,请抚台大人见谅!”

杨文启说起风凉话来,道:“同为抚台大人幕宾,阚公为人做事,却是杨某的楷模!”

王继文听出杨文启的意思,怕两人争吵起来,便道:“好了好了,两位都尽心尽力,王某感激不尽。阚公,我王某虽无刘备之贤,却也是三顾茅庐,恳请您出山,就是敬重您的才华。修造大观楼,皇上已恩准了,就不是修不修的事了,而是如何修得让皇上满意!”

阚祯兆只好道:“阚某尽力而为吧。”

王继文命人选了个好日子,携阚祯兆、杨文启及地方乡绅名士在滇池边卜选大观楼址。众人沿着滇池走了半日,处处风光绝胜,真不知选在哪里最为妥当。

王继文说:“皇上恩准我们修造大观楼,此处必为千古胜迹,选址一事,甚是要紧。”

杨文启道:“湘有岳阳楼,鄂有黄鹤楼,而今我们云南马上就有大观楼了!可喜可贺!”

乡绅名士们只道天下升平,百姓有福。阚祯兆却沉默不语,心事重重的样子。

王继文问道:“阚公,您怎么一言不发?”

阚祯兆道:“我在想筹集军饷的事。”

王继文说:“这件事我们另行商量,今日只谈大观楼卜选地址。”

阚祯兆点点头,心思仍不在此处,道:“朝廷令云南筹集粮饷军马从川陕进入西宁,大有玄机啊!”

王继文问:“阚公以为有何玄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