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183.第183章 巴尔干战争

,最快更新大逆转1906 !

共和2753年(西元1912年)12月2日,武汉。

“文总,巴尔干打起来了……”顾晓绿急匆匆的拿着一份电报跑进办公室。

“噢,他们终于打起来了!我还以为他们要拖到明年呢……”文德嗣有些惊喜的接过电报,电报是中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情报人员发来的,里面很详细的介绍了目前的局面,以及目前各国的事态。

巴尔干地区位于欧亚两洲的接壤处,是欧洲的下腹部,扼黑海、地中海的咽喉,战略位置十分重要。同时,这里民族成份复杂,宗教多样。自古以来,这里就是欧洲的火药桶。

本位面的巴尔干战争爆发的要比原时空迟一些,不过这个“巴尔干火药桶”的温度已经足够高了,爆炸也只是个时间问题。巴尔干各国的矛盾已经到了极点,再加上列强煽风点火,谈判已经无法解决问题,只能做过一场。

巴尔干问题由来已久,这个半岛上民族繁多,自从奥斯曼帝国在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中击败巴尔干联军,以武力占领整个巴尔干半岛后,南斯拉夫民族便长期受奥斯曼帝国统治。

从19世纪开始,巴尔干地区的民族主义者们不断发动武装起义,力图摆脱奥斯曼帝国独立。1830年希腊在英、法、俄三国支持下成功独-立,这大大鼓舞了南斯拉夫各民族。至于俄国也一直为了夺取地中海出海口,而发动第八次俄土战争,奥斯曼帝国战败求和,签订《圣斯特凡诺条约》当中获准塞尔维亚、黑山独立,罗马尼亚则由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合并,另外建立一个大保加利亚公国、波斯尼亚获得“自治”实际上由奥匈帝国托管。

在俄国支持下,泛斯拉夫主义成为巴尔干半岛主流思想,巴尔干半岛诸国也积极扩军及进行外交工作,谋求得到欧洲列强的支持,希望夺取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。1912年3月,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结盟;5月,黑山旧名:门的内哥罗和希腊也参加;以上四国组成了巴尔干同盟。

1912年12月1日,门的内哥罗(黑山)首先对奥斯曼帝国宣战,保、塞、希也相继在7、8日向奥斯曼帝国发出最后通牒,要求奥斯曼帝国军队撤出巴尔干,给予各民族以自治权。奥斯曼帝国政府当然拒绝了这个要求,并开始进行军队动员。这就构成巴尔干联盟对土宣战的直接口实。12月9日,保加利亚、塞尔维亚和希腊也相继对奥斯曼发起进攻。

至发报时,双方军队已经捏起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