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46章

这些物资的投送大大的清扫了航道上的障碍物,每一波发射遭遇的撞击次数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。

而流星本人经过轨道调整,降落在一颗直径仅有一千多公里的矮行星上,他的飞船已经展开成为一座母巢,争分夺秒的扩展菌毯,生产工作虫。

据他观察,六弦星上的舰队并没有因为他的到来有什么特别的变化,而是依然布置成一个球形的防御阵列。

其实这也很正常,在六弦星的角度看过来,流星他只是掠过六弦星的高速外来天体,而且进入的速度之快绝对超过恒星的捕捉能力,必然是一去不复返了,自然不必为此大动干戈四处搜索。

但是从今天起,一批批的物资和虫群就将以每天一波的频率抵达六弦星恒星系,再愚蠢的敌人也会知道这不会是巧合,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星际战争。

六弦星环绕星球的上千条轨道上,漂浮的战舰规模高达百万,更有六条正常运转的轨道天梯,质量的投放能力绝对很可观。

接下来的战争中,六弦星的战舰群将是最大的危险,初期根本不能一口气积累出足够与之对抗的虫群,流星需要隐蔽自己的主基地。

为此,流星首先就是繁育出十几个母巢,然后分出影分身后前往其他矮行星、小行星群,以及另外几颗行星上开辟分基地。

然后集中资源生产了大量的工作虫,在主基地地下开挖空间,捕获含水的彗星和陨石,将冰融水充入矮行星的内部空间,制造人工地下海洋。

有了人工海洋,大型战舰和大型兵种的繁育速度就能提升几个数量级,因为在水中几十个小小的螺旋桨就足够抵消万有引力的影响。

更重要的是,在水中生物战舰发育所需要的物质,可以直接从水中获取,不用先发育出一套内部运输系统。

如此一来,生产过程中至少减少了两道工序,生产时间能够减少三分之一。

战斗单位生产速度,物质收集的速度,质量投放到太空中的速度,将是虫群进行战争的最大法宝。

随着地下开挖的进展和冰块融水的注入,地下海以管状的形式在延伸,随着第二座母巢成功建立,地下海也建造成了U型管形状,管道直径为六公里。

而且新的管道支线,以及第三座第四座母巢也在紧锣密鼓的建造中。

此时能量补充成了最大的瓶颈,流星选择的矮行星非常隐蔽,但距离恒星太远导致光照强度不足。

即便整个矮行星都铺满了菌毯,也不足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