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二百二十四章 情诗王子

的时候,它兴奋的问飞鸟是否能看到水中珊瑚的灿烂,飞鸟只能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苦笑。

“它们知道了飞鸟与鱼是不可以在一起的,虽然彼此相爱,但是鱼终归是水里的鱼,飞鸟终于飞离了那片海域,永远的再也没有回来,它并不知道,鱼亦再没有游回这片海域。它们都在小心翼翼地躲避那段往事,那段飞鸟与鱼的故事……”

……

这段故事写得太逆天了!

或者说,这个女网友心思太细腻了,多愁善感。哪怕是写两只动物的故事,都写出了一种格调来。

这故事伤感之中又有遗憾,让人读了忍不住为之唏嘘。

特别是她在后面引用了苏文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》后面的几句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/是飞鸟与鱼的距离/一个翱翔在天,一个却深潜海底”,结合她创造的那个鸟与鱼的故事,顿时就戳中了不少人的泪点。让那些泪点颇低的女生双眼潮湿。

“情之一字,实在太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了。可苏大才子却真的用诗歌把情刻画得淋漓尽致,让人不能不服。如果说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》只是把情写得感动,文辞上还比较平白浅薄的话,那么,他后面的《致橡树》就让我们看到一种有迸发力量的爱情是什么样的。我从来没想到还有人能把情诗写到这么一个境界。我如果说苏文是情诗小王子,估计是没有人敢反驳我的。”

苏文“情诗王子”的称号,就是从这个感性的女生这里开始叫起的,估计她也没有想到这个贴切的称号后来成了苏文的标签,并随之声名远扬!

如果只是一首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》,哪怕因为这个叫“青青子衿”的女生把鱼与鸟的故事写得感人,也不肯能就此说苏文是情诗王子。

正如她所说的,她在《致橡树》里看到了不一样的爱情,并以此写成一篇感性的短评:

“《致橡树》写的是橡树与木棉的爱情——好吧,这次我不说什么故事了,大家千万别以为我又写什么橡树与木棉那曲折的爱情故事。这不是故事,只是爱情,木棉对橡树无所顾忌倾尽所有的爱情。

“首先,橡树是有魅力的,有深度的,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,要不然苏文也不会把它称为“高枝”和“绿阴”。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,木棉不愿要附庸的爱情,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,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;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,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,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,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,它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