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162.第162章 脸,就不要了!

,最快更新大逆转1906 !

《归国的子女——伏羲、女娲!》、《天下第一战列舰顺利归国!》、《全球最大、最强、最先进!》、《强大无敌!卅六巨炮!》……

当六艘新舰归国后,顿时引发了一股战列舰狂热。全国的各家大报小报、各个广播电台都跟疯了一样,全在成篇累牍的报道这六艘巨舰。这些报纸都卖得很火,尤其是几本知名的军事类杂志,更是卖得洛阳纸贵,加印了好几次才算应付了热情的读者。短短半个月不到,就在全国上下制造出了无数“巨舰大炮党”。

可能有人觉得奇怪,不是说清末时期,中国的识字率不到10吗?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买报刊?

这个不用奇怪,因为文德嗣在1906年开始,就在自己地盘里强制推行了扫盲制度,并强制推广标点符号、简化字和普通话教育,另外对于教育投入的经费之多,也是让当时的人感动震惊的。之后率先造反的共同社政权,以及后面西南自治政府和南方自治政府也同样如此,等到了取得全国政权后,扫盲和普及教育的力度更是大大加强。按照去年底的统计,全国平均识字率已经从清末的不到5,上升到了33。5。在湖北、四川等几个老解放区,识字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,复员退伍军人的识字率更是达到了99以上。

呃,有种说法是说清末的识字率有16-20,但这明显是不靠谱的,俺大清连全国多少人口都搞不清楚,像识字率这种更深入的统计就更别指望他们了。当然可能还有种原因,就是两个政权对于“识字”的统计标准不同造成了。据俺大清的标准,似乎只要会写自己名字,会写一到十就算是识字了,而且只算18岁以上的。科社党对于“识字”的标准可严格多了,首先是会读写至少2000个常用字,会简单的四则运算,会写简单的信件和看懂简单的书报。所以按照科社党的标准,俺大清的识字率确实只有不到5。

随着识字率的提升,以及收入的增加,书报读物的销售量也是大幅度上升。就算不识字的人,也能从广播电台里了解信息。

尽管这六艘战舰都还没有全部竣工,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的热情。虽然上次访问西洋、吓尿荷兰,海军很是出了一把风头,但那些军舰基本上都是二手舰,全是过时的玩意儿。而这次的六艘,可是新的不得再新的高级货了。那感觉可就完全不一样啊。

而趁着这股风潮,星科集团麾下的几个玩具公司顿时嗅到了商机,寿星、万代、乐高(好吧,丹麦和日本人哭了)纷纷推出了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