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18.第18章 老骥伏枥2

,最快更新大哉大明 !

只是此时的大明朝廷犹如一盘散沙,他可不认为仅仅凭借着皇帝陛下的信任和支持就能无往而不利。尽管这种信任可谓史无前例,宫中也没有提及要派出太监随行监督。

能否将这一盘散沙重新捏合到一起才是最为关键,而这却要看皇帝陛下的雄才大略,自己一时也只能冷眼旁观、爱莫能助。

说实话,徐光启对此不是很有信心,他也很为此感到担忧。

可既然皇帝陛下有着励精图治的一腔热血,他就算拼上自己的一把老骨头也要助皇帝陛下一臂之力。即便最后功亏一篑,他也义无返顾。

从上海至陕西,沿途三千多里的慢慢长途,而且越走天气越加寒冷,触目所及也充斥着荒凉景象。

按照他一向低调的做事方式,徐光启此次虽然怀里揣着皇帝陛下的圣旨,也不想大肆张扬自己的钦差身份。因此出门时也只有儿子徐骥和两名老仆相随。临行之前松江知府倒是热心地要派护卫随行,也被他一并辞谢。

而且一路行来,只要能够自己应付,几乎没有叨扰沿途的地方官府。

儿子徐骥默默随行,与家人徐福徐禄一起照顾着老父的饮食起居。虽然徐骥也明白老父低调的含义,可心中依然难免叫屈。

虽然此前一直置身官场之外,可毕竟出身官宦之家,徐骥因此并不昧于官场的一些行事规则。即便老父不像绝大多数官场中人那样,凭藉着钦差的身份随处打秋风,可安排个食宿兀的也是应有之意呀。

哪想到自己只是稍稍露出了意思,就被老父的一声叱喝打断。

因为有这些抵牾,父子俩的言语就有些不合。除非有必要,徐骥干脆做起了闷口葫芦。

近午时分,尽管气温比上海低了许多,可阳光却难得地明媚起来。只是管道之上尘土益发多了起来,北风一吹,更是满头满脸地袭来。

徐福坐在车辕上赶车,徐禄骑着牲口随行车旁。

徐光启坐在摇摇晃晃的车里,看了一眼旁边一直噘着嘴的儿子徐骥,不由轻笑出口。徐骥却并没有给予老父温和的回应,而是轻轻“哼”了一声,随即还把头扭向了一边。

儿子徐骥虽然早已过了而立之年,可为人做事却仍欠不少火候。徐光启本想借路上长途的机会,适当加以点拨。可没想到他的抵触竟是如此之大……看来,只能另找机会了。

对于儿子心中的不快,徐光启并没有放在心里,“小孩儿心性,过一段时间就好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