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25.第25章 大生产运动3

,最快更新大哉大明 !

其实,陕西各地官府承受的压力也是非常巨大。不要说财物方面的付出使他们穷于应付,只说这食不果腹的流民聚集一起,就如同身边放置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一般,令他们寝食难安。

更令他们难以言表的是,此次陕西赈灾,钦差徐大人直接行文知县衙门,调集的低层吏胥甚至良善民壮占了绝大部分,对于他们这些朝廷命官却是一副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。

虽然给出的“不敢骚扰地方政务”理由看起来冠冕堂皇,可鬼都知道,他们这些地方官府对赈灾事宜是极其“感兴趣”的,也很想代行其劳。可徐光启如此做派,实在与断人财路无异。这种行为尤其不能令他们接受。

他们是不敢对皇帝陛下有任何抱怨情绪的,因此所有的火力就几乎全集中到了徐光启身上。

平凉府、凤翔府以及商州、同州等几乎所有的府、州衙门一面向陕西都指挥使司衙门请调卫所兵丁帮助维持秩序,一面向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衙门请示处理办法,其中的牢骚满腹自然毫不避讳。

现在陕西的“话事人”是布政使张秉武张大人,其官名全称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。可不要小瞧了这位张秉武张大人,他可是出自安徽桐城张家,后人中更是有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、官拜清礼部尚书军机大臣的张廷玉。就是在大明,安徽桐城张家也是属于巨宦之家,祖上张英做过陕西参政,族兄张秉义做过山东按察使。

但是近几年,这位家世显赫的张秉武张大人却有些流年不利。先是衔皇命巡抚陕西的乔应甲颐指气使,很有些越粗代庖甚至取而代之的意思。

因为对方是代天子巡行,张秉武张大人自然不敢触其锋芒。为避其锋芒,只好托病不出,一省大政就悉听乔巡抚摆布。

“巡抚”之名即起于明代,其官也属于“行官”,而不是像按察使和布政使之类的非常固定的“坐官”。

据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》记载,“洪武二十四年(公元1391年)辛未,太祖令皇太子(即懿文太子)巡抚陕西地方,巡抚之名,始见于此。”永乐十九年(公元1421年)遣尚书蹇义等26人巡行天下,安抚军民。此后,逐渐派一些尚书,侍郎,都御史,少卿等官去巡抚各处的边境腹地,办完事情就回朝廷复命。

这样的官员,当时称为“巡抚”,或名“镇守”。巡抚兼军务的加提督,有总兵地方加赞理或参赞,所辖多而事务重者加总督。以尚书、侍郎任总督军务的,皆兼都御史,以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