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27.第27章 驿站奔驰

,最快更新大哉大明 !

大明王朝时代的驿丞,官秩不入流,但是所经受的事务却是繁多芜杂,“秩莫卑于邮官,事莫纷于邮务”就是最真实的描述。

凡是来往的人员,只要是稍微叫得上名头的,就都比驿丞的品级高,而且多数时候高的还不止三级两级。这些人或许在别处根本没有嚣张跋扈的资格,可到了驿站却都变成了眼高于顶,颐指气使之辈。

驿丞对于过往官员的欺凌别无他法,只有低眉顺眼地小心伺候,生怕给自己带来不测之祸。

而驿丞手下的驿卒,有的是受雇常年在驿站服役,有的是农民自备口粮轮流到驿站服役,有的是被派往驿站服役的边防战士,有的则是被发配到边远地区驿站服役的囚徒。每年受雇银一般是七两二钱,多的也只有十两左右。

大明王朝常年(没有灾荒)的粮价是一石米最多一两银子(遇上荒年那就没谱了,每石米有三四两的时候,也有五六两的时候,有时甚至即便有钱也买不到粮食),一石米(差不多是90公斤以上)我们权且按180斤来算,一个驿卒的年收入折合米为1300斤至1800斤。

另外,家中的老婆孩子再种点儿地,多少也能收获一些,如此这些粮食养活五六口之家按说也是完全可以的。即便遇到不是非常严重的灾荒,只要大家再把裤带紧上一紧,似乎也并非就那么的难以承受。

乍看上去似乎很不错,一个大明王朝的驿卒都能养活一家子人,真是令自诩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后世人都非常羡慕。

但,且慢,因为这都是理论上的数据。经过各级官吏的层层盘剥,到时真正到手的能有多少,实在没人敢于保证。反正当下的实际情况是,即便是在风调雨顺之年,驿卒们也很难养家糊口。

银川马驿的驿丞姓孟,名为一个虎字。孟虎本为边军中的一员,三年前因为左手臂有伤,救治不彻底落下了残疾,因此才从边军退下来的。

其实孟虎在边军的时候,就有另一个身份。孟虎的另一个不太为人知的身份,就是锦衣卫的小旗。

因为帝国的驿站不只肩负传递文书和军情的任务,还兼着探访民间舆情的重任,因此驿站中安插一些负有特殊使命的人就再正常不过了。况且如此安排也使朝廷顺便解决伤残士官的生计问题,实在是皆大欢喜的事情。

任何一项政策的初衷无疑都是好的,只不过时过境迁,人亡政息,如今更是近于荒废。

因此,孟虎的锦衣卫身份差不多算是兼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