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80.第80章 小店的故事

,最快更新大哉大明 !

这里是河南裕州(今方城县)兴隆店附近的赊旗店。

也就是在几十年之前,这里只不过是一个过路小店。

当时说是小店,其实是蛮有些夸张的。因为过路之人实在了了,附近之人很久也根本看不到一个生面孔。可尽管如此,也不能就完全否认没有客商从这里经过。而只要是从此路过的客商,基本都是有所需求。

因此,为了不耽误那偶尔的过客,路边是有一张三条腿的桌子的。

桌子是木制,方形,桌面——如果还能称其为桌面的话——犹如核桃皮般粗糙不堪。因为是方形而不是圆形,因此这张权且称为木桌的物事本来是应该有四条腿的。

事实也的确如此,从剩余的那三条腿的位置来看,那空出的、现在用土坯支撑着的位置,应该就是那第四条腿的所在。

粗糙不堪的桌面上,是四五个粗瓷大碗,碗里是权且称为茶水的液体。

刚开始的时候,碗里的茶水大多时候是温热的,只在偶尔的时候是凉的。可后来,或许是店主太过懒惰,或是兼且还有别的原因,碗里的茶水就仅在偶尔的时候冒一下热气儿。到最后,碗里的茶水,就完全不见热气了。也或许,碗里的茶水本来就从未烧开过也未可知。

若是店主活的足够长——“真的再想活上五百年”到不至于,三百多年足够——他或许是完全有资格去争一争那些“凉茶领导者”的名头的。

碗上面的遮盖物,有时候有,有时候无,全看店主的心情。

而每月最多十文、最少零文铜钱的收入,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店主的兴致,因此,他的好心情也几乎从未出现过。

之所以在“经营业绩”如此惨谈的情况下,店主还依然坚持下来,绝对不是因为他预见到,在几十年之后,这里会成为车水马龙的要道,赊旗店这个名字也逐渐响亮起来。

可惜的是,当初的那个店主已不可考,若不然他是完全能够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。

不止当初那个不可考的店主想象不到,即便是多年经商的巨贾或许也未曾想到,这个本来荒凉的小镇,几十年之后的变化是如此巨大,以至于在大明王朝时河南地图上尚无“赊旗店”,而此后很快就为当地人弥补了这个缺憾。

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,“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”,其实,赊旗店能够一举成名,完全与其本身所具有的素质……哦,不,是完全与其所出的地理位置有着相当大的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