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22章 硕托垫场3

,最快更新大哉大明 !

再看看蒙古铁骑的突击的例子。

蒙古大军攻占北俄罗斯时,蒙古铁骑总共只用了两个月零五天的时间。这样算下来,每天的平均速度达到八十五至九十公里;攻占南俄罗斯,只用了两个月零十天时间,每天进攻速度达到五十五到六十公里;攻占匈亚利和波兰,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,每天进攻速度达到五十八到六十二公里。”

与蒙古军队可以相提并论的还有金军。绍兴十年,金国进攻南宋,刘琦在顺昌打退三万金兵的进攻,韩昌等发银牌向五百多里以外的东京开封的金兀术告急,金兀术率增援军队赶赴顺昌,“自东京往复千二百里,不七日而至”。

金国急递铺兵规定日行三百里,需近两天从前线到东京。如果金兀术用两天时间聚集数万大军、作出发准备,则只用了三天时间就从东京经陈州抵达顺昌,平均每日夜行军距离在二百里之内。

当然了,这期间是有休息和睡眠的时间,甚至也包括一些战斗的时间,并非完全纵马驰骋的奔行速度。

另外就是传说中的所谓一人双马、甚至一人三马了,这多半也是人们臆想出来的。在实际的战斗生活中,恐怕没有人真的就如此行事。

想象一下,一个士兵骑着一匹马,后面同行的还有一匹、甚至两匹,骑行了二十里或三十里之后,再换乘另一匹。这是所谓的“一人双马或一人三马说”的逻辑。

可是,在疾驰了二十里或三十里之后,即使是“空驶”的战马,也是需要消耗很多体力的,因此是否能够保持出发时的速度,都是大成疑问。

长途奔行一人双马的情况不是没有,但是那另外的一匹战马,是用来背负人、马所需粮草和辎重的。

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是古代行军打仗的要旨。

轻军急进,是没有辎重能够跟得上的,沿途恐怕也没有本方的后勤人员解决人吃马喂的问题,因此他们就只能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了。所以,一个人,再加上两匹马的口粮,的确需要专门有一匹马来背负的。

反正一个人若是干了一天体力活的话,至少要多吃两个馒头的。而一匹马一天二三百里跑下来,光吃青草或者干草是绝对不行的,没有足够的豆料,第二天战马肯定四蹄发软的。

古代驿站之间的距离,鲜有超过四十里的,这就是充分考虑了马匹奔跑能力的极限。而且驿卒换成马匹时,那马匹可是“以逸待劳”地等待着,如此才能承担起下一段三几十里的路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