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04章 只要打李闯贼,我高杰一定捧场

......

十里外,五千骑兵正躲在树林中进行最后的准备。

喝水,吃口粮,披甲!

众所周知,古代行军时很少披甲行军。

大多时候都是将甲胄放到辎重车上,士兵们跟在辎重车旁边缓缓前行。

为了避免己方大部队被对方偷袭,会派一支先锋在前面警戒。

一旦遇到敌袭,先锋会尽量牵制住敌人,给大军创造披甲的时间。

建奴与明军交战多采用突袭混战法,突袭行军中没有披甲的明军。

被偷袭的明军由于来不及披甲,更来不及列阵,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。皇太极曾说过:破明国之军,当如虎搏兔,不当其成军列阵,袭而战之,多可胜。

到了明清时,由于甲胄多为轻薄的棉甲,所以有时候会出现披甲行军的情况。

尤其是秋冬等寒冷季节,士兵们为了保暖偶尔也会披甲行军。

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。

小冰河时期,七月的夏天虽没有那么炎热,太阳晒在身上却让人燥热难耐。

高杰所部骑兵急行军一夜。

为了不被热死,所以除了负责警戒的前军,其余所有人都没有披甲。

由于距离战场不足十里路,为了稳妥起见,援剿总兵高杰命所有人披甲上阵。

援剿总兵是何职位?

援剿总兵的职责只有一个:剿匪。

明末各地流贼四起,那里有匪,援剿总兵就得去那里剿匪。

以崇祯十六年的山东为例。

山东出现流贼,朝廷任命刘泽清位山东总兵负责剿匪。

当刘泽清剿不动这些匪时,会从其他各地调兵去往山东。

这时候轮到援剿总兵出场了,作为机动部队,他必须帮着刘泽清剿匪。

“启禀总兵大人,已派人与靖南伯黄得功取得联络。”探马擦干头上的汗水继续说道:“稍后靖南伯会再次向袁宗第部发起进攻,他希望总兵大人攻击流贼右翼,合击之下袁宗第必败。”

援剿总兵高杰剑眉虎目,鼻梁高挑,体型健硕,很是英俊。

他摸着下巴上的络腮胡,眼神游移不定。

从入驻冠县的那一刻起,他就时刻关注着李自成的动向。

没办法。

在拐跑李自成的第二个妻子刑氏,并投降明军后,他就没后路了。

李自成其实也够可怜的,他有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