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24章 造船

术以及天气的影响,那个时代的甘蔗种植户完全是看天吃饭。

所以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不高。

但是南阳一带就不同了。

那里的环境十分适宜甘蔗生长,产量很高。

甘蔗是制作糖的原料。

糖在古代是奢侈品,在近代是战略物资。

为什么能成为战略物资?

一是保质期长,同时也是天然的防腐剂。

二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补充能量和营养。

三能止血,加速伤口愈合。

尤其是第二点,在战场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举个例子。

两军对战,明军将建奴击溃还没来得及休整,就遇到了另一伙敌军。

如果每个士兵手里都有一块糖补充体力。

那么完全有再战的能力。

这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。

听完崇祯的分析后,李若琏下意识的说道:“陛下,进一步开放海禁会让郑芝龙利益受损。现在南方战事已经到了关键时刻,臣以为最好还是再等等。”

崇祯想了一下,李若琏说的很对。

郑芝龙垄断了福建一带的海洋贸易。

从月港出关的船只如果不挂郑芝龙的旗帜,会被海盗袭击。

当然,那个所谓的海盗不是别人,而是郑芝龙的手下李魁奇、杨六、杨七、钟斌等人。

一旦放开海禁,船只就不用往月港跑了,间接的打破了郑芝龙的垄断,损害了他的利益。

“难道,郑芝龙会反?”崇祯边问边在心中思考这件事的可能性。

“不好说!”李若琏皱了下眉,犹豫片刻后继续说道:“陛下,前些日子从福来了一批运粮船。他们在天津卸货时透露了一个消息,说是郑芝龙前些天往东洋运送了一批粮食,棉麻。”

“可据臣所知,日本等岛国对粮食、棉麻并无太多需求,他们需要的东西主要是生丝,织物和书籍。”

“所以此次贸易十分蹊跷。”

“什么时候的事?”

“一个半月前!”

“难道,郑芝龙与朝鲜或者建奴通商了?”

“有可能,但是没有证据。”

崇祯皱着眉陷入沉思之中。

郑芝龙既不忠君,也不爱国,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。

商人的行为不受自己控制,而是被利益驱使。

只要有利润,他们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