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12章 明亡于万历

到崇祯面前递了上去。

崇祯打开题本仔细看了一遍,随后一脸凝重的放下题本。

王弘祚检举李邦华指使兵部武库司郎中成德,借发放抚恤银的机会进行贪墨。

贪墨银两的数额高达数千两。

另外,还检举李邦华侵占民田,偷逃赋税。

崇祯看向李邦华:“李邦华,王弘祚检举你贪墨抚恤银,偷逃赋税,你可认罪?”

李邦华拱手道:“臣冤枉。”

崇祯看向王弘祚:“王侍郎确定没有诬告?”

“回陛下,千真万确!臣愿以全家性命担保!”王弘祚信誓旦旦的回答。

王弘祚敢说这种话自然有他的道理。

为了查清李邦华的罪行,他不但亲自走访阵亡士兵的家属,还去顺天府衙查阅了李邦华名下田产缴纳赋税的记录。

有了这些实证,他才敢和李邦华公开作对。

“请陛下严查!”

“臣附议,请陛下降旨彻查此事,还李阁老一个清白。”

“臣附议!”

朝堂上半数以上的官员纷纷施礼,要求彻查此事。

看着那些“团结”的官员,崇祯知道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倒李行动。

严格来说不是倒李,而是一场针对的皇权的做空行为。

李邦华虽然仅仅当了四个月的首辅,但是与崇祯配合的十分默契。

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,朝廷各项政策上传下达尤为通畅。

愈发明朗的朝堂让某些官员感到了害怕!

他们怕李邦华坐稳首辅的位置,怕崇祯借李邦华的手增强皇权。

扳倒崇祯是不可能的,但可以尝试扳倒李邦华。

崇祯本就优柔寡断,生性多疑。

只要坐实李邦华的罪证,内阁首辅必然会换人!

面对近半数朝臣的“逼宫”,崇祯本想直接拒绝。可是当他的目光从李邦华身上扫过时,从他脸上看到了兴奋。

难道...这是李邦华的圈套?

崇祯略加思索后点头,目光落到大殿角落里的李若琏身上:“李指挥使,朝会后将此事查清楚。”

“陛下!”崇祯刚打算结束这个话题,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宋权再次出班拱手道:“此事关系体大,请陛下下旨让锦衣卫会同三法司一同审理。”

崇祯不说话。

他的本意是就算李邦华真的犯了错,也会让锦衣卫把事情捂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