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6章 博浪沙刺秦皇

陈玉:之前盘点了“汉初三杰”的韩信、萧何,我们接着来看最神秘的张良。

张良生年不详,卒于汉高后二年(公元前186年),字子房。关于他的出生地,有两个说法,一种说法是颍川城父(后世河南省郏县)人,另外一种说法是沛郡(后世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

张良是战国末期乃至秦末汉初着名的政治家、战略家,西汉着名的开国功臣。汉高祖肯定他的智谋——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。张良名列\\\"汉初三杰\\\"之一,凭借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军事谋略,成为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上的头号谋士,被誉为“谋圣”,与文圣孔子、武圣关羽、书圣王羲之、画圣吴道子、诗圣杜甫等大才并列为华夏十四圣 。

张良出身在战国末期韩国的贵族之家,他的先祖在韩国担任过五代韩王的丞相。他的祖辈能力有限,却五代为相。张良智勇深沉,有经天纬地之才,却不等他崭露头角,韩国就被大秦灭了。这既是张良和张家的悲哀,更是韩国的悲哀。

在大秦灭掉韩国以后,张良家从一国的顶尖跌至凡尘。面对国恨家仇,张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报仇雪恨之路。

张良已经文武双全、锋芒毕露,一心想为韩国报仇。他遣散家中仆人,连弟弟死了也不下葬,只为省一点钱报复大秦。

项庄:卧槽,好无情!

季布:卧槽,好残忍!

钟离昧:卧槽,好无情好残忍!

张良:你们不敢做的事,老子做了!

范增:真豪杰也!

张良:亚父谬赞了!

陈玉:张良聚集了全部的家财寻访高人,只为刺杀秦皇来达到复仇的目的。

有如此大才却不能也不愿为统一的大秦帝国效力,这既是张良和大秦的悲哀,也是时代的悲哀。

为了更好的报仇雪恨,张良到处寻师访友。他在淮阳学礼时遇到了仓海君,两人相见恨晚,共同制定了谋杀秦始皇的计划。

秦始皇二十八年(公元前218年),张良事先打探到秦始皇出巡要经过博浪沙。张良提前找到了一个大力士,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,期间一直派人打探秦始皇的准确行踪。

经过一番探查,不断寻找合适的埋伏地点。张良最终选择了博浪沙(在后世河南省原阳县东郊)。

博浪沙是一个理想的刺杀环境,路面起伏不断会导致秦始皇东巡的车队不得不降低车速,能够提高刺杀的成功率。博浪沙北面是黄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