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76|3.1

还在九殿下寝宫用膳的顾笙,也被召到了行宫泰安殿门前的广场,应天府尹带着侍卫,将行宫团团包围,以免罪犯逃脱。

得知是行刺皇帝的大案,顾笙周围的侍从个个都吓得面白如纸。

这种案子,就算他们毫不知情,稍有牵扯,就是死罪。

当地的府尹和刑名师爷,全部出动调查。

顾笙心中暗叹糟糕,这么大的事儿,怕是得折腾半个月,要是一直在这广场上杵着,不饿死也累死了!

结果,只过了一个时辰,嫌犯就被九殿下给顺藤摸瓜的扯了出来……

这件事没两天就传遍金陵,祁佑帝回宫后,又传遍京城大街小巷。

顾笙就是不久之后,在茶馆听说书的,把九殿下如何断案的过程,说的神乎其神。

犯案的人,是金陵刘刺史的儿子,刘琦。

当日结案之后,祁佑帝询问九皇女如何得知菜中有毒,江沉月给出了答案——

在此之前,行宫里用的餐具,都是皇宫里带出的大官窑瓷器。

而临行那日的清晨,用的瓷碗却忽然换成了当地流行的汝窑瓷器,且刻意仿制出大官窑瓷器的造型,这是疑点其一。

其次侍膳总管冯公公,当日恰巧没有侍立左右,虽平日也并不常特意要他试毒,但此次餐具疑点,伴随他的忽然失踪,就成了第二个疑点。

最后就是糕点本身,九殿下酷爱糖糕,对御膳房的手艺了如指掌,而这回糖糕虽然尺寸样式与御膳房出品相仿,但被侍女夹起时,显然松软度与过去有异,过程中一直在掉渣,似乎掺进了过量的粉末。

这个粉末,即是最大的疑点。

之后锁定人犯,几乎轻而易举——冯公公的尸体很快在御膳房后头被找了出来,证实了九殿下的,他是在去侍膳的路上遭遇毒手,且与御膳被调换又一定关联。

而死者神色并无任何惊慌恐惧,口中留有毒糕点残渣,因此断定,偷梁换柱、呈敬糕点的,必然是冯公公的熟人所为。

并且,因餐具出于本地,必然是金陵本地的犯人!

而冯公公从未来访江南,是以犯人不会是他旧友,只要查出他随驾出巡这几日内,与他交好的本地人,即可进一步追踪。

不过半个时辰,冯公公的学徒就供出了三位近期来往的嫌犯,其中之一,便是刘琦,他的父亲正是前几日畏罪悬梁的官员之一,复仇动机明确。

皇家侍卫火速出击,将其追拿归案后,九殿下亲自上阵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