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四十七章

其中的利润,要趁热赚钱,纪霜雨可是还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卖周边的思路,这份钱他们和制片公司也是拆账的。

大家听到周斯音算账,只有服气。不是对他的计算能力,而是人家这个魄力。那么大的投资,当初自己就从私账走了。

纪导演可能花钱了,初期给了两万,最后花到了近三万。而且拍摄时间还长,用的胶卷多,中间昆仑书局的人都有点害怕了,怕花钱太多,最后票房不错也收不回成本。

而今再看,这气势如虹的票房,哪有半点亏本的影子。

因为影院负担了拷贝费,又开始卖周边,加上影院内卖书的举措,单靠沪上一地,稍加计算就知道,成本半月就能收回来了!

这可是没计算上京城的影院收入,盈利如此惊人——事实上,徐新月后来也是靠放映此片,在分账之后,也仅仅两个月就收回了建筑永安影院的成本,再往后都是纯赚。

而且吧,影戏部还节省了一笔高昂的拷贝费用。

书局的元老忍不住感慨:“这部影戏实在投资得太值得了,连书籍销售额也上去了。说起来,咱们虽然是制片方,竟还有许多员工没看过此片,因为买不到票——不知道宝铎去观看了吗?”

因为《古都》没做内部试映,直接首映的,他们这些人也就没统一地去看了。

周斯音:“……我拍摄期间就一直在场!我是在等纪导演有空一起在永乐影院看!”

纪霜雨忙于他学生那个武侠片的摄影工作,还真没去影院看自己的影片。虽然在剪辑室已经看了无数次,但在影院大银幕看还是是不一样的吧?

“呃,是么?”对方心想,也不知道总经理怎么这么急着解释。

而且,怎么没等到纪导演就不能自己先去看了?总经理真够能忍啊,现在各种影评那样热烈。拍摄现场看到的,和制作完应该效果还是有很大差别。

“自然。”周斯音又岔开道,“营销计划执行得怎么样了?”

局面一片大好,都是些自来水,但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。

别忘了,这一片欢乐,外资影院是没有参与的。但他们也有片子要上映,谁知道会不会在舆论上搞点什么,明争暗斗的情况,以前也不是没出现过。

虽然周斯音觉得那些影片都不够和《古都镇物奇谈》打擂台,但他还是要把这种可能扼杀在摇篮里,先一步铺满了广告,比如书妄言那个新闻,并有意多刊登某些方向的影评,先给观众打好预防针。